周建华同志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4勘探队的一名职工,他的家庭是千千万万个枫树红叶中一叶普通的家庭,但在这普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了这个家庭方方面面。他们崇尚文明、积极进取,他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他们敬职爱岗、事业有成,他们儿郎热情、礼貌上进,他们老人安康、阖家团圆。周建华一家人用生活及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美好真谛,谱写了文明向上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典型。近日被单位推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系统“文明家庭”。
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周建华同志于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我队平庄办事处主任,兼任离退休职工办公室主任和信访办副主任。工作30多年来,他把自己献给了地质勘探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为人谦和,多次受到厅局队的表彰。周建华的妻子也不甘示弱,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一直担当所在单位的中流砥柱,在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工作期间为学校对人才的培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热衷本职工作,精于业务,善于管理,2009年被任命为赤峰市元宝山区向阳小学副校长,为元宝山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夫妻情深,以德教子
周建华与其妻子朱丽君于1992年喜结连理,20多年风风雨雨一路相伴携手走来,二人始终恩恩爱爱,相敬如宾。2010年周建华同志为了单位的需要远赴新疆工作,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罹患急性高血压,是妻子不远万里而来柔情蜜意的陪伴鼓励使得周建华快速战胜了病魔,重新站起来,继续为单位的工作和事业贡献力量。为免老人担心此期间周建华同志的父母及儿子并不知情,这是周建华对对其家人爱的隐瞒。周建华的妻子多年来只是偶有小疾, 夫妻二人一直恩爱有加,妻子一直有着丈夫的细心关怀和照料,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快速的战胜、克服。二人的儿子周俊宏小时体弱多病,三天一打针五天一吃药是其童年的真实写照。过敏性紫癜等罕见的病症都让一般的家庭望而生畏,然而是夫妻二人爱的共同鼓励帮助儿子战胜了病魔,强健了体魄、摆托了缠身的顽疾,健康茁壮的成长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多年来周建华夫妇也是一直以爱心和仁德来教育儿子周俊宏,身体力行的告诉儿子生活和学习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其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子周俊宏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三、尊老爱幼,以孝为先
周建华曾经说过:他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父母俱在,同享天伦。周建华同志的父母早已是古稀之年,他们的健康长寿与周建华同志的细心呵护密切相关。2013年周建华同志的父亲突发心血管阻塞,一向孝顺的他心急如焚、万幸在我市医院大夫高超的医术和周建华及妻子朱丽君的日日夜夜悉心照料,老人的心脏支架手术顺利成功,大夫直夸老人的儿子孝顺。多年来周建华同志的母亲一直有抑郁症缠身,是周建华和妻子朱丽君用他的细心关怀、温馨照料、耐心开导、爱心陪伴、再配合药物的治疗为老母亲逐渐打开了心结。由此,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周建华阖家团圆是自己拼出来的。百善孝为先,即便是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也能体现出他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春天给老父亲准备踏青的新鞋,夏天给老母亲作扇凉的蒲扇,秋天为老父亲酿造香醇的果酒,冬天为老母亲做御寒的棉衣。周建华和妻子朱丽君有善皆为的淳淳孝心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孝心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整个社会家国天下的重要组成,自古人君以孝为本,人子以孝为先。周建华以他的所作所为身体力行的向我们诠释了孝的真谛,以他无私而纯洁的孝心点亮了属于他自己的文明家庭。
四、勤俭朴素,乐于助人
周建华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秉持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以他简单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乐善好施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和他的家庭能用就用、能省就省。他时常教育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要珍惜碗里的每一粒米、每一粒饭。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要竭尽所能再次利用。他也在他的工作中身体力行,给每一个螺母都镶嵌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激发它的潜在价值。他乐于助人,积极施善,在单位组织的献爱心募捐活动中,他每次都能积极带头参加。他也言传身教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朋友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帮助他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周建华乐于助人的性格使他在生活中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同事们都夸他人好缘善,乐此不疲。
社会是家庭的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夫妻恩爱,老少共融,温馨和谐,家业才会兴旺,社会才会富强。古语说:“家和万事兴”,是颇具哲学意义的。对于周建华同志来说,他身体力行,充当楷模,为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家庭做出了良好的表率,家庭里每个成员都积极营造宽松、温馨、和谐、愉快的氛围,这样也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则社会幸福。在周建华带动和影响下,家庭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洋溢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好家庭。